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林锦秦时来信了 (第2/2页)
小妹和白老的来信。 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冥谷那边也没闲着,搭建了不少的屋舍,也从偏远的地方囤积了一批粮食。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苏九安排人直接过去了。 白老和顾小妹还说,她给的用来培育药材的那个培养Ye方子十分的好用,他们冥谷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大量药材的培植了。 另外顾小妹也报了平安,从她信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她在外过得不错,白老也是将她当作亲闺nV来疼Ai,该宠的时候宠,该严厉的时候也严厉。 另外,这信上还覆上了一张去往冥谷的地图,让他们到时候将人送到地点,自然有人会去接。 看完这封来信,顾家人都安了心了,特别是顾爹和顾母,两人就这麽一个闺nV,那真的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既想闺nV能够学到真本事,又放心不下她,生怕在外面出点什麽意外的。 与此同时,青州发生战乱的事,也彻底爆发了出来。 桃花镇上的流民越来越多,这粮食的价格也迅速的飞涨了起来。 桃花镇乃至永临以及周边的几个州府都多了不少的流民,官府存粮极具减少,各地的官员每日都头疼不已。 十月初三,苏九让人通知了周边各地的老百姓,顾家开始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收购红薯。 本以为顾家放出消息之後,周边会有不少的百姓将红薯挑过来卖,但没想到来的人寥寥无几。 不过,这一切也都在预料当中,前些天顾母他们去集市的时候,集市上便有人开始买卖红薯了,一开始卖五文钱十文钱一斤的,都有不少人抢着买。 苏九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进行收购,确实是太低了,还不如他们自己拿出去卖的。 不过,苏九也不在意这些,她收购红薯的目的也是为了给那些流民一条活路,若收购的价格太高,再加上制作成红薯粉需要的人力物力,这便大大的提高了这红薯粉的成本。 成本太高,便是以成本价卖出去,老百姓们也吃不起,这又有什麽用呢。 再加上她做这事也不能亏了自己的钱,她手中是还有不少钱不错,但赚钱的项目还没有真正的赚起来呢,只出不进会将自己饿Si。 她还没那麽伟大,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别的村没有人来卖红薯,倒是大山村的村民们都十分乐意的将红薯都卖给苏九。 原因是苏九提前挖了百十斤红薯让冯婆婆和萧婆婆制作成了红薯粉,然後各家送了一两红薯粉,告诉他们如何做成吃食。 不少人都喜欢上了这样的红薯粉,而且这红薯粉还顶饿,一两红薯粉可以供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吃食。 苏九承诺了他们,他们卖给她多少斤的红薯,到时候这红薯粉做出来了他们就可以从她那儿进货三分之一量的红薯粉出去卖。 而且苏九还说了,这红薯粉得卖十二文一斤,这样算下来的话,可b他们单单去卖红薯要划算许多了。 十月初四开始,这作坊便开始运作了起来,苏九的百亩地倒还没开始挖,先收了村民们的红薯再说。 红薯大丰收,每日送来的红薯到了上万斤,不到三日的时间,作坊和地窖中便堆满了红薯,而作坊内也根本就忙不过来。 顾家人看着那些红薯,那是既高兴又愁苦。 十月初六,徐家那边来人了,顾知寒看着苏九道:“徐家在桃花镇应该有空余的别院房屋之类的,将一批红薯运过去,让徐三公子从那批流民中挑选一部分人出来做工,付少量的工钱,管一日三餐和居住。” 苏九闻言,眼睛都亮了起来,这可算得上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既解决了红薯堆积成山的问题,又解决了一些流民的生计和安置的问题。 这麽简单的办法,在现代很常见的,她一时间竟没想起来。 徐管事来的时候,苏九便跟他商量了这事,徐家本就管理着粮草的事,徐三公子因为这事忙得是焦头烂额的,这红薯和红薯粉的出现本就帮了徐家的大忙,苏九的提议徐家自是一百个同意。 当日,徐管事将第一批的红薯粉带走之後,立即就跟徐家那边商议了临时作坊的事,不仅如此徐家还联合了官府那边共同应对此事。 於是这一个临时作坊,很快就变成了两个三个。 一大批的流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这让桃花镇的县令大人脸上笑开了花,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政绩啊,三年一度的考核过後,升官发财会滚滚而来。 十月初九,去调查胡家的林锦和秦时终於传回来了一封信,与这封信一起传回来的还有锦亲王世子送来的有关於凤氏的一些消息。 凤家的消息倒不是很详细,但能够调查到这麽多,已经很不错了,只是看着林锦他们的信苏九紧紧的拧起了眉心来。 苏九将信给了顾知寒,问道:“你觉得如何?” 1 “倒是没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商户,竟还参与到了皇储之争,只是......此次你Y差yAn错的让徐家介入调查怕是破坏了他们原本的计划,再加上这红薯和红薯粉的问题解决了现如今的危难局面,胡家怕不会与咱们善罢甘休了。” 苏九的眉目间也是一片凝重之sE,胡家的水有多深她不知道,但若想要对付他们想来是件容易的事。 只是有一点,先前那胡家让胡千尹接近他们到底是为何? 还有荀堇.......总觉得这人.......透着古怪。 “林锦他们能够查到胡家参与了皇储之争,徐家那边应该也是能够查到的,胡家屯粮之事还跟雍王Za0F扯上了关系,他们应该会忙着扫清自己,应该没空理会咱们这些小喽喽。”苏九道。 顾知寒沉默,思虑良久,这才缓缓地开口,“我倒是有一个良策,可让胡家将手中的粮食主动吐出来,还能够缓解青州之危。” “什麽?”苏九好奇的看着他,目光灼灼的期待着他口中的良策。 顾知寒g唇笑了笑,眉目间尽是一片自信的风华。 只见他提笔在纸张上写下了一行又一行的字,苏九在边上看着心中震撼,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