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狂飙:我徐雷要做科技大佬_第334章 穷疯了!你没有退路可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穷疯了!你没有退路可言 (第1/2页)

    汉东,京州。

    一辆奔驰轿车,疾驰驶出省大院。

    原本应该在一大波基建狂潮中,大捞特捞、春风得意的赵瑞龙。

    如今却一点儿也笑不起来。

    事先得知消息,大量买入基建类相关企业股票,并没有让他大赚一笔。

    而各种工程项目开始竞标,他的山水集团又因为创立时间短,技术实力和资质不够,无法揽获项目。

    想当项目中介、原料供应商,却又因为上面派了督导组,盯得太紧根本没办法cao作。

    更惨的是……

    为了构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平稳秩序。

    总务院向每个省都派出了督导组。

    而专门负责汉东的督导组来了后,将扫除黑恶的斗争,变成了常态化。

    公开悬赏征集线索,有案必查、有罪必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

    哪怕父亲是汉东一把手赵立春,赵瑞龙也不敢过于放肆。

    反而为了在各省比拼发展的时期,不让汉东丢人现眼,不影响父亲更进一步,而不得不偃旗息鼓。

    赌场、洗浴、夜店之类的,虽然挣钱又多又快,但也根本不敢搞了。

    在这个时候撞枪口上,那不是找死吗?

    眼看着其他人哗啦啦的挣大钱。

    自己的山水集团,却又因为楼盘预售情况不好,而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更惨的是……

    屋漏偏逢连夜雨。

    之前本以为基建狂潮来了,自己又是汉东最大的公子哥。

    有的是项目可做,有的是偏门可捞,有的是钱可以赚。

    所以有点盲目自大的赵瑞龙,就膨胀了。

    听说高启盛中了枪,双肾都坏了。

    高启强为了讨好徐雷和林朝阳,又不得不在京海承揽了不少‘赔本赚吆喝’的工程项目。

    心态膨胀的赵瑞龙,就经不起高启强是柔情诉苦,把之前拖欠建工集团的工程款,结算给了高启强。

    他以为形势一片大好。

    大家又是兄弟,哪能有难不帮?

    谁知道,辛辛苦苦开发的楼盘开始预售,销量却极为惨淡。

    本以为能靠捞偏门,挣钱贴补一下集团运营。

    谁知道,总务院督导组来了。

    这一下。

    富裕日子还没过多久的赵瑞龙,又开始过紧巴巴的苦逼日子了。

    想找人借钱都难。

    但凡有点钱和人脉的,都去搞项目搞投资了。

    谁手里还有多余的钱,借给他呀!

    更让他糟心的是……

    因为这一波基建狂潮,太多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开工建设。

    水泥、钢筋、河沙等建筑材料,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就连普通的建筑工人,工资也都上涨不少。

    这就导致山水集团尚未完工的项目,成本都陆续上涨。

    原本房子就不好卖,成本还上涨……

    这自然让赵瑞龙焦头烂额。

    所以刚从省大院出来。

    坐车上的赵瑞龙,就忍不住吐槽:

    “特么的!”

    “国庆节都过了,督导组居然还不走!”

    “咱们汉东一派欣欣向荣,有啥好督导的嘛!”

    满腹牢sao的点着香烟,赵瑞龙狠狠抽了一口。

    坐在旁边的杜伯仲,见赵瑞龙心情不好,便把快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见杜伯仲欲言又止的样子,赵瑞龙恼声道:

    “还有什么坏消息,赶紧说!”

    杜伯仲犹豫了一下。

    “燕京那边朋友传来消息,林城上报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已经获得了审批同意。”

    “什么?”

    赵瑞龙猛然起身。

    幸亏不是很高,要不然肯定会头撞车顶。

    “怎么会通过?怎么能通过?”

    “汉东谁不知道,他李达康不听咱们赵家的话?”

    “特么的,别人都是搞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科技,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之类的,他呢?”

    “他李达康居然在林城搞什么农业科技,种个田、养头猪,能有什么狗屁高科技?省里不支持他是应该的!”

    “可这家伙,省里都没有大力支持他,他把项目报到总务院去,居然还能得到批准?这他妈也太邪门了吧?”

    赵瑞龙像是八婆似的碎碎念。

    而一旁的杜伯仲,自然也跟着‘同仇敌忾’。

    “可不是嘛,都不知道总务院怎么想的。”

    “不仅批准为国家级的产业园,据说还要拨付五亿元的发展专项资金。”

    “哦对了,我朋友还打听到了一件事,这个产业园成立的背后,好像有京海一家企业投资。”

    “啥玩意儿?国家级?五亿专项资金?”

    赵瑞龙瞪大了双眼,一脸的不可思议。

    “总务院不是没钱吗?大规模投资搞基建喊没钱,让各省想办法自筹,怎么搞农业科技,就突然如此大方了?”

    “可能是觉得民以食为天,粮食也很重要吧!”杜伯仲有些郁闷的回应道。

    “等等!”

    赵瑞龙蹙眉道:“你刚才说,产业园背后,有京海的企业投资?”

    “对呀!据说不仅要投资十个亿,而且对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搞得非常专业……”

    杜伯仲话没说完,赵瑞龙就笑了。

    “投资这么大,还玩得这么溜,除了他徐雷,还能有谁?”

    “呃……好像除了他,也没别人能这么牛了。”

    说到这儿,杜伯仲蹙眉道:

    “如果徐少投资十个亿,总务院那边又拨五亿的专项资金,那李达康这一次真是发达了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正缺钱的赵瑞龙,当即眼前一亮。

    以前因为吕州月牙湖美食城项目,赵瑞龙恨毒了李达康。

    利用家族关系,将他明升暗降贬到林城,就是给他的教训。

    没想到李达康,到了林城那么一个破地方,竟然还能逆风翻盘。

    引水造湖,不仅解决了煤矿塌陷区,还修复了生态环境。

    更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为搞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此为基础,李达康得到徐雷的鼎力相助。

    搞不好,还真能把农业科技产业园发展起来。

    当然。

    这个产业园最终能不能兴旺,赵瑞龙并不关心。

    他现在就只知道,自己很缺钱,而李达康手里却有十五亿。

    倘若自己的山水集团,能在产业园建设中,搞到一些项目……

    有项目就有预付款,就可以申请银行贷款。

    若真如此。

    自己还用得着发愁集团资金链紧张吗?

    至于怎么搞项目……

    赵瑞龙当然也有主意。

    “老杜,那个李达康的老婆欧阳菁,是不是还欠咱们一百多万赌债没还?”

    “是呀,催了她很多次,每次都说宽限一个月,她肯定能搞到钱还咱们,可结果却一拖再拖。”

    杜伯仲叹息摇头。

    赵瑞龙则冷哼嗤笑。

    “她一个银行的小职员,一年累死累活也就挣个几万块钱。”

    “就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