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宫春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2页)

    倏忽之间,三日已过。

    在圣寿宴的前一日,建威将军李鸿岳终于抵京,他连夜入宫拜见了小皇帝梁枫。却因夜深不便,只能托人向姜似锦传达自己已到国都的消息。

    姜似锦知道李鸿岳根本就是不想见他,只是大宴将临,整个皇宫中皆忙碌不已,姜似锦对此自然也只能是无可如何。

    次日清晨,姜似锦早早就醒了,宫女们伺候他洗漱,梁枫过来问安后,又匆匆去上朝。

    姜似锦用完早膳,就一直坐在妆奁前,任由宫女们梳洗打扮。

    一场国宴,又要接待外族来使,帝后皆要盛装出席。

    姜似锦向来怕这样的场合,繁文缛节倒在其次,更难受的是他需要高髻盘发满头珠翠,又被华服裹身,举止备受束缚,这样的装扮顶上一时三刻,真叫他有苦难言。

    午时,姜似锦简单用过午膳。今日醒得太早,本有些倦乏,又被折腾了一早上,他的胃口实在不佳,挑挑拣拣硬逼着自己吃了几口寡淡的菜蔬,然后小小的午憩片刻。

    醒来后稍加梳妆,姜似锦又领着前来贺寿的太妃与贵妇人们前往放生池放生。

    宫女呈上来一口银盆,盆中两条巴掌大的银鱼正款摆鱼尾,荡起浅浅水波。姜似锦接过,在宫人的搀扶下走到水榭岸边,轻撩衣摆半蹲下身体,而后将盆中鱼儿放入湖中。

    礼节完成,周遭围绕的美妇人们循例恭维,称他心地善良菩萨心肠,定能吉祥云集福寿绵长。

    姜似锦笑着应了,等起身回头再看,那两尾银鱼已轻快地穿梭到湖心深处去了,好不快活自在。

    放生礼结束后,姜似锦为众人赐了宴,而后返回长安殿穿着礼服,为最为盛大的晚宴做准备。

    时间如指尖流沙,在匆忙中瞬息而过,眨眼已至酉时。

    仙居殿是丹阳宫举行宫廷宴会的专殿,建于九丈高台之上,占地广大,分为前中后三座大殿,殿宇间以廊柱相连,其中以中殿最为高耸。三座大殿殿体梁柱漆红,屋顶铺盖黛色琉璃瓦,左右两翼缀连龙隐、凤栖二阁,四周则围以汉白玉栏杆。大殿形制古朴优美,整体气势恢弘,因居处地势高,晨曦之间往往云遮雾绕,真如神仙起卧之所,故名“仙居”。

    此时的三大殿皆烛火通明,中殿内百官公卿皆已朝服入列,盘腿坐在殿中食案之前,食案上摆满珍馐美食,在烛光映照下叫人垂涎欲滴。

    四周墙壁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各处角落皆被鲜花环绕,地上铺陈着绣满宝相花纹的绒毯,两侧巨大的花鸟屏风后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无数秀美宫娥手执金盏银瓶为贵戚百卿斟倒美酒。

    大殿正中,有个小小的高台,被朱红色的栏杆围起来,里面有身姿婀娜的舞伎正翩跹起舞。忽然,大太监管桓手持拂尘从最里侧走出,众人便知帝后已临,果然随即就听得管桓高声唱道,

    “皇上与太后驾到,百官公卿身起———”

    众人起身。

    姜似锦被梁枫扶着慢慢走上高台,两人站定,下方众人遂俯首行叩拜礼,唯梁晟微微俯身。

    他是天子的亲叔叔,独获宠幸,被恩准除祭祀天地外,皆可不行跪拜之礼。

    梁枫先将姜似锦搀扶入座,而后回身轻撩衣袍,自己坐上主位。他的礼服,形制端庄,大袖深袍以玄色为底,绛红滚边,其上杂之龙凤虎豹、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华贵非常。

    纵然年岁尚小,身量略有不足,可梁枫仍将这一身衣裳穿得器宇轩昂,举手投足间皆有少年帝王的雍华气度。

    坐定后,梁枫方才微微颔首,缓缓沉声道,“众卿平身———”

    百官又叩首致谢,而后起身归位就坐。

    “北羌来使可在?”

    “回皇上,已候在殿外。”

    梁枫稍稍抬手,“宣———”

    仙居殿前殿门前有一片开阔露台,可容纳数百人同时坐卧,北羌来使,就侯在此处。

    领头的是一名年轻男子,他身材高大魁梧,穿着动物皮毛制成的上衣下裤,脚蹬一双长靴,腰间衣带别着一串狼牙一样的佩饰,他身后的族人皆是与他类似的装扮。

    夜风习习,顺着高达九丈的三层阶陛席卷而上,裹挟而来的还有高处特有的寒凉气息,久侯在殿门外的宫人与其他北羌来使都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这年轻男子却仍如无知觉一般,一动未动。

    好在片刻之后,总算从里面传来皇帝宣见的声音,礼部官员整衣束带,忙援引着一干人等进入殿内。

    内殿中灯火辉煌,暖意融融,香气馥郁,熏得人飘飘然不知身处何处。

    北羌来使这几日虽已对大衍城的繁华有所体悟,可今晚的宫廷夜宴更加他们震撼不已,珍奇宝器,窈窕美人,不可胜数,看得直叫人眼花缭乱。张望之间,他们已然来到大殿之中。

    领头的年轻男人,带着族人向梁枫与姜似锦见礼,他们微微躬下身,并将右手搭上左胸,

    “北羌使节惹真波等八人,携我族王上至高敬意,问梁皇与太后安。”

    “远来即是贵客,使节无需多礼。今日乃吾朝太后三十寿辰,又有尔等远道而来,可谓双喜临门,特设宴仙居殿,即为庆贺太后生辰,亦为各位使节接风洗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