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章 萧家遭殃 (第2/2页)
衙门和徐家的人来大山村搬运红薯过去,但实际上这作坊还未正式运作起来。 “是,作坊明日便可以开工了,因此想请顾三娘子安排几个熟悉的人过去教他们做几天。” “这是自然。”苏九点了头,她身边的萧婆婆和冯婆婆可都有这管理人方面的才能,而且这制作红薯粉的步骤他们心里也清楚的很,到时就将他们派过去便是。 “粮草的事,不知徐三公子准备得如何了?”顾知寒问了一句。 徐三公子道:“青州那边紧张,第一批的粮草已经运送了过去,但......被敌军损毁过半,怕也是撑不了多久。” 顾知寒淡定的喝了口水,“徐公子这两日可关注过南边受灾地区的情况?” 徐三公子深深的叹息了一声,“实不相瞒,我昨日刚从永临县回来,现如今那边发生了极大的暴乱......知府县衙被砸了,萧知府受了些伤,萧公子被人扔了不少的J蛋。” 苏九:“......” 顾知寒:“......” 看来萧博文和萧知府过得挺惨...... 徐三公子继续道:“这萧知府下令永临撤销粮价上限的律令,引起的暴乱,如今永临县的灾民最多,粮食的价格都涨到二两银子一斤米了。” “永临周边的府衙倒没下这个令,但其中有两个县出现了救济粮吃Si了人的情况,那边的知府和县令都遭了殃。” “因此,这灾民们一个的都往永临跑。” “如今倒好,这撤销粮价上限的律令一出来,这些灾民和老百姓们几乎都要Za0F了。” “而我......”徐三公子顿觉的深深的无力,“这筹措的粮草也迟迟没个结果。” 苏九和顾知寒闻言对视了一眼,没想到如今永临的境况竟如此的危急了,现如今才过去不到十日的时间,这各地的粮商收到消息怕也没有那麽快就赶过来。 现如今萧知府和萧博文怕只能够苦苦的熬着了,可千万得抵住才行啊。 “对了,听说上面派了大皇子赈灾?”苏九问。 徐三公子诧异,“你怎麽知道?” 苏九抿了抿唇瓣回道:“你忘了,我当初派人调查胡家的事了?” 徐三公子:“......” “这胡家我调查过,确实囤积了不少的粮食,但我派人去胡家接触过几次,胡家都将我拒之门外。” “如今这粮价上涨如此的迅速,这胡家更是半点动静都没有。” 顾知寒笑了笑,“那你的人盯了大皇子没有?” 徐三公子一愣,他盯大皇子作甚? 思绪一转,他又瞬间明白了顾知寒这问话是什麽意思,“你的意思是......这胡家跟大皇子关系匪浅?” “嗯。”苏九点头,“我们查到的消息确实是如此。” 徐三公子道:“大皇子前日到的南方,据说带着粮食去了新河县和邯郸县,那边出现大量霉米,吃Si了灾民,因此大皇子往那边去的。” “倒没听说大皇子跟胡家有什麽联系,但永临发生了这麽大的暴乱,按理大皇子应该先来永临安抚灾民才是!” “对了,昨日似乎听说这县衙的人还抓了两个大皇子派人来传话的士兵。” 苏九:“......” 顾知寒:“......” 难道这萧知府并未向朝廷禀报撤销粮价上限律令一事只是权宜之计? 这私自撤销朝廷律令,这可是很大的罪啊。 看来,萧知府和萧博文这是先斩後奏了,这两人不顾自己的身家X命只为早点压制粮价,为了百姓他们真是拼了。 就连大皇子派来传话的士兵都被抓了,这若是一个不好被人蔘一本,怕是要被扣上Za0F的罪名,轻则掉了头上的乌纱,重则掉脑袋的大事。 不知情的人,怕都要觉得这萧知府是疯了吧。 不过,萧家和锦亲王府联系在一起,皇帝最信任的锦亲王应该会帮一把的吧! “所以今日徐三公子来是想.......将红薯当作粮草先送一批过去?”苏九问道。 1 “是。”徐三公子点点头。 如今他们买不到粮草,去北方的话时间来回太长根本就来不及了,现如今的情况就只有指望这红薯了。 “当然可以。”苏九道:“这些天作坊赶工,出了不少的红薯粉,都可以先给徐三公子,只是我先前答应村民们若卖给我红薯的话,这红薯粉会优先给他们拿去售卖,就烦请徐三公子按照市场价每斤十二文进行售卖了。” “当然。”徐三公子欣喜的开口。 “至於红薯,徐三公子需要多少,直接让人过来运走便是。” 现如今周边村民运来的红薯消耗不过三分之一,他们的产量可能没有大山村村民们种植的红薯产量高,但那麽多加起来量也不少了。 “对了,徐三公子不妨让人盯紧了胡家,以及永临的动静,相信不出半月,徐三公子应该会以合理的价格买到足够多的粮草。” 徐三公子:“???” 苏九这话,让他有些不明所以。 “难道永临的粮食还会降不成?” 1 苏九笑道:“会不会降,徐三公子等着看便是,不过......这也还得看看萧知府能不能抵挡得住灾民们的怒火和来自朝廷的压力。” “萧家一心为民,界时若能说上话,还请徐家帮个小忙了。” 徐三公子垂眸,脑速转悠的极快,很快便抓住了其中的关键,惊诧着开口,“你这意思是萧知府这麽做,应该是在引其他粮商前来?” “界时粮食一多,粮商们路途遥远耗时耗力,想必很快就会引起一波价格战,粮价自然而然的就下降了。” “距离萧知府发布这撤销律令已过去十日,算算时间确实再耗半个月便会有所动静。” 徐三公子想通了这些,心中欣喜不已,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今日徐某真是没白来一趟,若不是顾公子和顾三娘子提醒,我怕是还在为粮草的事情焦头烂额,也想象不到萧知府的用意,怕也会跟其他人一样误会萧知府。” 苏九笑道:“徐三公子只是事太多了罢了。” 徐三闻言,苦笑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