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策君出山 (第1/1页)
御朝八年,曜承帝兴兵攻打兰国,却遭知策川巧妙布阵,大败於紫川郡,折损大将洛文洲。此战一役震撼曜国,曜京内部人心浮动,曜承帝的威信也因此遭受重创。 而兰胤则因这场胜利赢得兰国上下武将之心,凯旋归国时,百姓夹道欢迎。回朝後,群臣齐声请命,望兰宣帝退位,将王位禅让於兰胤。 兰宣帝虽心有犹豫,仍以「需时思量」为由,让兰胤暂摄国政。兰胤在监国期间,雷厉风行,整肃贪腐、改革军制、压制贵族之权,令兰国焕然一新,百姓称颂不已。 不久後,兰宣帝正式宣告让贤,兰胤登基为王。他未改帝号,以示延续正统,并广纳贤才、稳固根基。 此时,清芦谷上,策川崖前仰望月sE,低声自语:「这兰胤果真是个好苗子。从监国到登基,治政有方,展现不凡气度……也许,是我过於执着律而忽略了情。律虽无情,人却有情。上苍安排此子,是在提醒我:尊律虽好,却不能忘情。」 御朝九年春,清芦谷暖意渐生。策川手捧旧袍,沉思良久。此时,家人齐聚於房内,看见策川眼中难得的柔sE,婉言调笑道:「没想到以律闻名的二哥,也有今日这种表情。」 策川忽而问道:「在你们心中,我就只是那个只讲规矩、不通人情的知策川吗?」 静妍走到他身旁,轻握他的手,温声道:「也许在外人眼里你是铁律无情,但在我与知渊眼里,你始终是那个有担当、为家为天下尽心竭力的孩子。你的选择虽令人难解,但我们都知道你心中有Ai、有责任。」 听此一语,策川泪落无声,哽咽道:「若当年我没漏算……大哥也不会下落不明……」 知渊拍了拍他的肩:「这不是你的错,御岳若在,也绝不会怪你。你替他撑起了知家,更让知家名动天下,这已经是莫大功绩。」 策川紧抱知渊,哽声道:「父亲,我也想做个有情的人……但这世道,若无律,民心易乱,万象难整……」 知渊轻拍他背:「孩子,你的责任或许不是称王,而是辅佐那个真正能让百姓安居的明君。知家军的本心,不就是辅明君吗?我们从来无意问鼎天下,却愿助一人问鼎天下。」 静妍与知渊一同为他披上袍衣,齐赴会议厅,准备迎接兰胤到来。 片刻後,兰胤率兰国使团来至清芦谷,入堂见礼,神情恭敬:「先生,兰胤已尽三策之约,恳请先生出山,辅我治国安民,匡扶天下苍生。」 策川让他入座,淡然问道:「何为天下?你又yu成何种之王?」 兰胤平静应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民为本、社稷次、君居後。我所愿为,不是自利懦弱之王,而是能撑起百姓安乐的王。」 策川颔首,递出一卷竹简:「这是依你所修律法所编之策,我仅改动数条,尤以连坐法为最。我一贯主张,子不该因父受罪,雉童不该陪葬大人之错。」 兰胤接过,阅後点头:「我认同先生之见,连坐法确实不妥。敢问先生,尚有何嘱咐?」 策川起身,背对众人言道:「兰胤,记住,你为君,我为臣,勿逾此界。私下称我为师为兄皆可,但於朝堂之上,当以国师相称。知家军虽为後盾,却不可成为你依赖之物。你当以己志行王道,若我错,当直言无讳。」 此语一出,堂内一时静默。婉言小声喃喃:「今日这位,真的是我那个冷脸二哥吗……」 兰胤站起身,走至策川面前,深深一礼:「在朝堂,你是国师;在私下,你是我成王之路的恩师。今日,我诚请先生出山,为兰国国师。」 策川转身,朗声道:「我知策川,愿应兰王之请,出山为兰国之国师,并以知家军为兰国後盾。」 此言一落,全场欢声雷动,众人齐声鼓掌。兰胤亲牵策川及其家人,乘车回兰京。 入都之时,文武百官、万民齐聚城门跪迎,呼声震天。策川皱眉问:「这是何意?」 兰胤笑道:「这是百官与百姓,感念你率军守国,愿以礼迎你入京。」 「我等欢迎策君为我国之国师!」 「欢迎策君,为国为民!」 呼声如浪,拥簇入城。兰胤特为策川一家建府於兰京,严令无诏不得扰。 策川收下,对兰胤道:「看这一路百姓笑颜,我便知你做的是对的。国之盛,观於民;你做得不错。但你若想一统天下,须得天下民心。」 兰胤躬身应道:「学生谨记教诲。先生与家人暂请安歇,明日我再与您共议天下之策。」 策川入主兰国为国师之事,很快传遍天下。曜承帝得讯後恼羞成怒,余下四国亦深感震动,对兰国更添忌惮。 兰胤执政、策君为师,知家军为盾,从此兰国,气象一新,震慑诸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