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节节高 (第1/2页)
合上笔记本,陈丛深深地出了一口气。随后他从座位上笔直的站起,满怀感激的和坐在对面的老师道别。一天快要结束了,心理疏导室门外的走廊已经被落日的余晖铺满,踩着一块块橙金色的地砖陈丛的脚步显得尤为轻快。 从边藏回来后陈丛的身体倒是基本健康,但他的心理状态依旧起伏不定。夜里失眠和噩梦还是很频繁的烦绕着他,让他心神不能性格也一度变得敏感易怒。 好在舍友和上级领导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为他安排了心里医生进行心理疏导。现在两个多月过去,这已经是陈丛结束的第八次心理疏导了。他以前只上过部队里的强军德育课,并不知道什么是系统的心理治疗。这次接触心理医生真的让他的内心感觉到了安抚,在医生的开导与帮助下陈丛明显的感觉到那些压在自己身上的石头正在被慢慢移走,他的心态也随着时间和治疗的深入逐渐变得轻松和释然。 就这样夏去秋又来,陈丛还养成一个每天都要警媒报纸的习惯,他要通过报纸确定边藏特区的状况,只有看到对边藏地区的报道都是正面的这一天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距离陈丛退役还有最后9个月,当别的特警看到这位年长的陈大哥在作训结束后看报纸也并不奇怪,因为岁数大又离退役期没几个月了,平常的武装特警到了这种时候便会被划为‘即将退休’的行列中,没有晚辈会埋怨马上退役的特警状态不够紧绷。 但其实陈丛的工作依旧繁忙,他心里清楚自己和之前已经有哪里不一样了。 除了平时在特警部内日常作训和基础工作照旧进行,陈丛还会时不时的收到一些信函,这些信函无一例外的都是非公开的高级别、高保密性工作任务函。信函存在的事情只有陈丛和他所在特警部的直属大领导知道,经过顶头领导的同意,陈丛会立刻“外派出差”去信函上要求的指定部门体检、政审。 任务重要对武装特警的要求自然就高,那些写满一张A4纸的综合评估项目对于陈丛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他接收过几次这样的任务函,大概半数过审最终得以参与任务,另外一半则是在审核的不同流程中落选。 陈丛不能特警部内部的战友提起自己参与如此高保密性任务的事,再加之在他参加的几次任务中从未遇到过脸熟的战友,他不清楚在自己所在的特警部是否还有其他特警从事着这样的工作。至于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工作机会,虽然不能完全定性,但陈丛还是能感觉到自己应该在某个国家特殊部门的预备名单之上,他需要随时准备被国家调遣并且不知道会被用到什么时候。 终于在一次保护从海关入境的国家最高机密物品的检查、押送任务中,一位健谈的特警在闲聊的时候解答了陈丛心中尚未确定的疑惑。原来,像他们这种参与高级涉密任务的武装特警全员都立下过国家级的功绩,曾经立功和能够参与眼下这些任务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有某位贵人的推荐。 个人能力精良的军警人员一旦有了上层领导的引荐,那便是如虎添翼一般的存在:越有功绩的人越受重用越能接触到容易立功的高级任务,越做高级任务越容易立功。在这样如同齿轮咬合转动的良性循环推进下,国家可以让一些个人能力优秀有立功履历的军警人员在退役转业时功绩累累获得一个退役后依旧能够发光发热的工作机会,这样的发展路线在军警内部俗称“节节高”。 陈丛仔细思索了许久,觉得自己正处于一条“节节高”的发展道路上。他明面上强绷着只顾着点头什么都没有说,但暗地里每每想到都会心跳加速嘴角忍不住的上扬,还会在心里狠狠地夸自己几次。他明白,这是军警人员在役生涯中极为宝贵、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被这么大的馅饼砸在头上他一定要极为珍惜。 至于到底是哪一位领导在默默帮助自己,陈丛左思右想后认为应该是边藏曾向自己抛出橄榄枝的杨书记。原来当时杨旭送给自己的“前程似锦”并非虚话,想不到他顶着如此文弱的外表为人做事竟是如此雷厉风行、掷地有声。 十一月刚过陈丛又接收到了任务函,由于上次在审核过程中被刷了,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到这样的任务了,在参与了一次火灾现场辅助救援工作和过密人群防踩踏疏通工作后,陈丛甚至认为自己最后这半年可能不会再被派遣特殊任务了,不过看起来年底要办的事情堆成山,上面可没有让他闲着的意思。 陈丛在室的隔间中小心的打开函件仔细,发现此次的任务保密级别竟然是国家最高级,红头文件三联公章齐全文字却十分简短。信函的内容中没有透露与任务有关的任何信息,只是通知他需要前往首都国安部特殊人才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周的学习,如果能通过基础考核便会被批准进入本次任务的审核阶段。 函件的作用是通知,陈丛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像前几次一样收到函件后他立刻将原件递交给了所在特警部最高领导审批。但这次领导拿着函件,仔仔细细的看着内容和上面的最高部门公章后,一度陷入了沉默。 “小陈,你这可不得了了,”坐在办公桌后的正处级干部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而就在此时他拿着函件的手有点颤抖。喝了一口茶水后他继续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