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知识是一把双刃剑 (第1/1页)
柯明与王心瑜的交往,一直像场无风的微雨——没有电光石火,也不属於细水长流的老派Ai情,而是某种难以命名的「恰逢其时」。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一次排班上的巧合,第二次则是在外站转角再遇。再往後,梦里梦外的情感悄悄滋长。心瑜将他当成梦中人,他则被她的真诚x1引,两人自然成为情侣——没有轰轰烈烈,却也不觉得缺少什麽。 有时柯明会反思:这种「刚刚好」的Ai情,是幸福,还是某种不够Ai的平庸? ** 最近,他明显感受到自己「变了」。 他的大脑,像是突然升级为某种高速运转的运算核心。原本不熟悉的历史、艺术、科学领域,他不仅能快速x1收,更能灵活整合出一套逻辑与观点。他甚至会怀疑,自己脑中是否多了一个无形资料库,一查即得,一记即牢。 他像是站在知识的高地上,远眺世界。 这些变化,连王心瑜都察觉了。 那天,他们约在市立美术馆看展,主题是《形与象的对话:近代东亚cH0U象艺术流变》。 展场里灯光柔和,墙上挂着一幅大画,黑白笔触奔放,像一场失控的风暴,又像深夜里无声的低语。 心瑜皱眉看了许久,困惑地问:「这是……在画什麽?」 柯明站在她身旁,目光专注:「这是柳根滢的作品,韩国艺术家。他融合cH0U象表现主义与东方笔墨的节奏感,线条其实是用书法的笔意编排,虚实交错。你看那个角落的留白,是在表现未发生的思绪。」 心瑜看着他,睁大眼睛:「你不是随便说的吧?」 「我查过资料。他受禅宗哲学影响,习惯用空间留白来呈现时间感。」 她惊讶地看着他半晌,忍不住笑了:「你是不是偷修了艺术史?」 柯明淡淡一笑,没说破真相。 他不炫耀,只是无意中「知道了」。 他们继续走,无论走到哪幅画前,柯明总能说出画家的风格、背景,甚至艺术史上的相对位置。他说话不快不慢,没有炫技的语气,反而像个平静的导览员,连一旁的工作人员也悄悄竖起耳朵听。 几日後,他们又去了自然科学博物馆。 在三叶虫的展示柜前,柯明淡淡说:「这是寒武纪的三叶虫,那时地球生命大爆发,出现大量多细胞生物。而这颗陨石,可能就是後来恐龙灭绝的关键。」 心瑜看着他,几乎忘了呼x1:「你……怎麽突然变成百科全书?」 「只是最近刚好看了一些东西。」他笑得温和。 「b展览牌还专业耶!」她说着,却有点困惑,「以前你不是说,这些地方太无聊?」 柯明也笑了:「大概是年纪到了,开始对世界的万物产生敬意。」 ** 某个周末,他们去植物园散步。 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温室里,柯明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植物:「这不是树,是费城铁树,一种古老的lU0子植物,跟恐龙时代的品种相似;这是非洲来的多r0U,叶片肥厚是为了储水。」 心瑜听着,像在听一场温柔的自然课。她笑着说:「你真的变了。以前你只想找咖啡馆吹冷气。」 柯明点点头:「现在,这些东西,让我觉得世界好大,好美。」 「你现在讲话……像个教授一样。」她眼神柔和,声音带笑。 「那你会不会觉得我变无趣了?」 「不会啊,我觉得你……越来越完美。」 这句话落下时,柯明的心猛然一震。 完美?他从未这样形容自己。尤其,这份知识的进化并不是正常的努力,而是某种异常的进化。他甚至怀疑,这样的自己,还是不是「原来的我」? ** 只是,心瑜对他的接纳,却不代表世界对他的接纳也一样顺利。 他们再度拜访王家,依旧是客套里带着疏离。心瑜的父母并不拒绝,也没真正认同,只淡淡说:「你们年轻人自己决定吧。」 柯明开车回程途中,苦笑道:「这算是默许吗?」 王心瑜叹了口气:「我妈说,你太聪明,让她有点难放心。」 他转头:「太聪明也会让人不安吗?」 「她说,你不像一般年轻人……太冷静、太知道自己要什麽。」 柯明沉默许久。 有些东西,他其实也开始无法解释。他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前知」,越来越「超然」,但也越来越难与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 那晚,他一个人坐在窗前,翻着书。 《人类简史》里有句话跳入眼帘: 「知识,是改变世界的双刃剑。」 他低声念出这句话,心中泛起难以言喻的孤独。 知识让他理解人类的历史、自然的演化、艺术的流变;但也让他与他人之间,产生了难以填补的鸿G0u。他越能分析与说服,却越难被理解与接纳。 他彷佛正站在某种阶段的终点,回望那个曾经平凡却单纯的自己。 那一刻,他手机响了。 王心瑜传来简短讯息: 「柯明,我觉得我们应该慢一点,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你,而是我想确认,我Ai的,是你本人,不是你知道的一切。」 他握着手机,久久没有回讯。 他想了很久,才打下一行字: 「我懂。我也想知道,你喜欢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变成的样子。」 他按下传送键,彷佛也送出自己心中那个还没决定好去向的自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