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与历史老毕登系列_1-0赵宋篇 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赵宋篇 序 (第2/6页)

底生出鸿沟,多亏了大明重新把它们捏到一起了,但依旧剩下无数历史遗留问题。」

    赵匡美眼角一跳,看着脸已经黑成锅底的太祖,心下暗道不好悄摸又唤来一群太医守着,做足了准备。

    可惜太医未必有太祖那么好的心脏。

    “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呼吸一窒,他做梦都想拿回燕云,雄心壮志剑指北地,而上天跟他说,直至王朝灭亡他们大宋都拿不回燕云十六州!

    不论皇室还是文臣武将,都有些愕然,作为从龙者,新王朝开辟者,谁不是雄心壮志胸怀鲲鹏,先不论南宋为何,十万军民壮烈殉国却也够血性,哪怕败了、亡了也够有骨气!众人暗自打气,他们或许没那么差。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都会无法理解大宋——重文抑武,我们现在人均火力不足恐惧症,可能更加无法理解,俗话说的好“邻居屯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宋朝本质就是这个粮仓,周围一圈谁都能来踹上一脚,繁荣的大宋随便抖落些粮食就够它们吃个油光满面,最古零元购,随需随抢,遥遥领先!」

    “重文抑武!?荒唐至极!”汉武帝举着酒杯都喝不下去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天际,他真想撬开那个什么劳什子大宋皇帝的脑瓜子,看看里面是不是装满了水,没有军事保障国家就是块案板上的rou,任人宰割。

    “嘿!重文抑武有什么好处么?敌人打过来了,大儒是能靠张嘴退敌不成。”刘邦笑出声,晃着酒杯继续跟男人咬耳朵。

    “打过来直接跪下当带路党就行了呗,只要有利益当二鬼子也心甘情愿嘞。”

    “cao!哈哈哈他娘的……”刘邦真是气笑了,都是玩不要脸那套的,刘邦感觉这次还是对面的比较强。

    李世民跟李渊均是摇了摇头,他们已经大概看过历史了,但天幕讲出来依旧让人觉得荒谬,作为文治武功双绝的唐太宗自然无法理解,李渊倒是看过更多相关书籍欲言又止,简直……因噎废食!

    「大宋是文人的天堂,刑不上士大夫,默认皇帝不杀文人……一帮只会嘴遁的文人又跳又没惩处手段,打仗个个铁废物,拖后腿一流,北宋拖垮了狄青,南宋拖垮了岳飞,说句难听的,宋配不上名将,霍去病放宋朝都只能含恨而终。

    他们甚至给武将脸上刺字!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军人,保家卫国,在宋朝却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脸上刺字待遇如同犯人。

    不好好收拾那群士大夫可没好果子吃,这点我建议学学永乐大帝,该诛九族九族,不行咱就诛十族。」

    还停留在夷三族的朝代跟诛九族的朝代都沉默了,怎么都发展到十族了,这是不是有点过激了?

    “这个永乐大帝是个狠人啊……”刘邦欣赏地点了点头。

    “哼,他们也配朕的冠军侯!”汉武帝听了儿皇帝跟重文抑武,就一直没有好脸色,不远处的卫霍二人听闻武将脸上刺字顿时黑了脸,霍去病重重放下杯酒,眼里冒火。

    各朝各代的强势武将都气得瞪大了眼睛,有的还煞有介事掏了掏耳朵,他妈的这个宋朝莫不是不需要任何武将?就这也能有名将?图什么,图脸上刺字?

    倒了血霉!

    “狄青?”宋仁宗脸上一红,火辣辣的,他曾劝狄青敷药除掉刺字,然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

    “陛下根据功劳提拔臣,而没过问臣的出身门户;臣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这些疤痕,臣希望保留它好鼓励军队,不敢奉行您的命令。”

    是宋对不起他……

    而南宋,前线的岳家军听闻岳飞二字也不禁躁动起来,虽说出了名的军纪严明,但毕竟是古代,标准不一样。

    拖垮了岳飞?什么意思?那些文人还要为了金国断他们粮草不成!

    岳家军都憋着一股子火,他们发泄在金人身上,却不可避免想到那些朝堂之上的文臣,如天幕所说那般,只会拖后腿!

    岳飞压下了议论,歇息期间他不介意军队一同观天幕,他发现这样更能调动积极性与团结性,虽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不明白原理,但实际就是团建看电影,能更好的放松与休息。

    「大背景说完了,该那些皇帝登场了,请选择你的“大怂英雄”。」

    天幕是有字幕的,人人都看得到那“怂”字,刺眼的很啊!

    别说宋太祖那个暴脾气,就是赵光义、赵匡美等人也气不打一处来,大一统之始的大秦,铸立民族脊梁的强汉,万国来朝的盛唐,轮到他们就是“怂”了!

    这落差感,哪怕是宋高宗赵构都想吐血了。

    「首先登场的是我们的太祖宋韵脚,宋太祖赵匡胤,大宋所有的脊梁都几乎长在他身上了,在皇帝里个人武力值名列前茅,被嘲讽韵脚纯粹是因为宋不是大一统却被教员因为押韵问题塞进了《沁园春·雪》。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都说应该是唐宗明祖,但后边接不上成吉思汗……韵脚就韵脚吧,蹭一蹭唐太宗的热度怎么了,我大宋好歹承接唐朝的文化并发展到了全新的高度,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里必不可缺的瑰宝,唐宋八大家,宋可占了6个。

    都说因为宋太祖的顶级阳谋“杯酒释兵权”,导致了大宋整体风气重文轻武,但赵匡胤时代他压的住武将不会像宋太宗时期那样全面打压,谁让高梁河车神御驾亲征彻底破防了呢。」

    堂堂开国皇帝竟是因为一首词被调侃为韵脚!这首词竟然把所有强势皇帝都“数落”了一遍,几大皇朝议论纷纷,不知究竟是什么胆大包天的人敢做这种诗词。

    唐宋八大家吸引了不少文人,没有文人不想作品名留青史,而“唐宋八大家”显然做到了,明朝之前的人还在猜测这八大家何许人也。

    “呵,略输文采,倒是霸气,何人作诗?”汉武帝看来不是很介意被“拉踩”。

    1

    “伟人。”

    “皇帝?”

    “他终结了皇帝,不会再有皇帝了。”

    “乃公也不存在了?”刘邦喝醉了,挂在了男人身上。

    “没,他夸你呢,说你是封建王朝皇帝里最厉害的一个!”

    “好小子!有眼光!”

    男人瞄着天幕,他想……这个时候能不能打通赵匡胤的时空呢?可惜身上挂着个祖宗,还得记着先把他送回去。

    天幕的话显然极大影响了赵匡胤的战略,他必须更强硬的平衡文武官员的地位,他感觉天幕还没开始发力,而正如他所想那般,调侃一番后,天幕才刚刚开始输出——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宋太宗“高梁河车神”赵光义!」

    赵光义眼角一跳,感觉大事不妙,不仅是他继位名不正言不顺,而那评价似乎也十分微妙,虽带神字但那阴阳怪气的语调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1

    感受到大哥杀人的眼神,赵光义腿都软了,磕磕巴巴解释:

    “这、这……大哥,你要信我,我绝对没有觊觎皇位!”

    「关于赵光义继位这事,就很微妙,史书记载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在这个晚上,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就驾崩了,很突然哈,什么都没留下直接去世,时五十岁,翌日皇弟赵光义登基,也就是宋太宗。」

    得知自己还有不过十年的寿命,宋太祖额角鼓起青筋,天幕话里有话,这突然驾崩显然不是正常薨逝。

    赵匡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