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皇兄 (第2/2页)
,我便是信你的。” “呵呵,”封珩笑了一声,他拾起脚边的石子,落到吐泡泡的小鲤鱼身边,惊动了它,小鲤鱼飞快地朝刚才那尾大鲤鱼的方向游去了,“皇兄的好,珩自会记得的。” “珩弟……我叫你珩弟如何?” “好。” “珩弟……”封珩走了,风立秋齿间还辗转着咬着音节,面上的疲惫感消去不少。 年轻的帝王指尖敲打着桌面,他视线落在案上那一枝艳丽的月季上,又落到窗棱之外群芳争艳的御花园。 “福全,去让人把御花园规整规整,多要颜色鲜艳的花,红的最好。” “是。” 福全轻轻关上了门,只剩一人的御书房内荡着一声轻叹——风立秋在一众皇家儿女当中,算是“温文儒雅”的一个,无人犯他,他就从不犯人。也因此与人相处总有些疏离感。 耳边仿佛还回荡着王爷清浅慵懒的声音,听他那声“皇兄”,是人生中少有的心跳加速。 少有地有了靠近一个人的冲动。 风立秋无心风月之事,他能淡然地接受父皇那样被利益瓜葛占满后宫的情况,也能明白自己没有将那漂亮的娃娃告诉任何兄弟姊妹的心情——他喜欢,他想要。 “果然我也流着父皇的血?”封珩生得极好,每一分都恰到好处地让人心生欢喜——喜欢到心尖上了。 以往不看美人,周围人甚至他自己都觉得是不感兴趣,如今看来,不过是没有遇到能惊艳过幼时所见之美的人。 若是这样,有合他心意的后宫佳丽,春宵苦短怕也会成为先皇一样的家常便饭。 可是这世上又有什么样貌能比过封珩呢? 没有了。 他是万万人之上的天子,坐在龙椅上的一国之君,一眼相中的,自然是天下最最好的。 风立秋看着手心的一瓣海棠,逐渐收拢了五指,金色的眼眸中暗波涌动。 封珩被挂上了“大司监”的名分,那些官员见到他倒是客气不少,只是承兴帝整天忙里忙外,何必偏要把他带上。 不过看着风立秋心情不错的模样,他不再多说。 承兴帝压力自然是大的,虽在他面前总有些情绪外露的迹象,但做事还是有条不紊的,可以看到一个新帝的威严正在一点一点建立起来。 而对于新帝来说,科举正是招贤纳士更换朝廷血液为自己站稳脚跟的好时机。 “如陛下说,今年是人才济济,愿意为您分忧的人这么多,可算是有福。”封珩在外面还是“陛下”的叫着。 “嗯。”风立秋缓步前行着,他多看谁一眼都容易影响人发挥,不如把视线落在溜达着巡考的封珩身上。 封珩可一点儿不落了他“闲散王爷”的架子,十分随性地左看看右夸夸,人好看说话好听,让人面对皇上的紧张感都消了不少,对答时超常发挥,好几个考生出来了还对封珩千恩万谢的。 封珩是惜才的,有这么多人才也是殷朝的福气,一种莫名的骄傲和安心感让他笑得浑身散发着光芒,用今年考生的话说就是考场上坐了个活菩萨。 “陛下可有看上的?” 风立秋从一沓考卷中抬眼,他可是眼睁睁看着封珩对着一个个考生逐渐眼睛发亮,特别是那个坊间很受吹捧的孟竹钦,年纪尚小,学识渊博,封珩那赞赏的眼神几乎要化为实质了。 有人受到了皇弟的偏爱,风立秋有点不爽。 手中署名“孟竹钦”的卷子被他不小心弄皱了。 看周围已无人,封珩才唤了声,“皇兄?” “咳!珩弟,怎么了?” “若是皇兄钦点这孟生为榜首,大殷可算有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了——听闻坊间说,四年前他便是状元了,可是翌日因家中剧变,他请缨还乡,先帝曾许他随时入仕,但这孟生今年还是一步步考上来了呢。” 风立秋指尖点着桌面,“珩弟以为如何?” 封珩眯了眯眼,四年前,他的确对孟竹钦印象颇深,不过十一岁,不说学识,孟家被屠满门,而他活着回来了,在天子脚下,求得一层保护——此等胆识更加过人。 “这是该皇兄定夺的事。”封珩轻飘飘地挡了回去,他的确很赏识孟竹钦,只是再说多就是僭越了。 “孟生的才学的确是一骑绝尘,当得起“天才”二字,国子监的太师也比不过。平民的身份也能给殷朝人做个榜样——便这么定了吧。” 见封珩还在思索着什么,风立秋问,“珩弟可是喜欢这孟生?” “嗯?” 封珩眨眨眼,不知风立秋怎么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见人忙假咳了一声说,“珩弟也已成年了,可有这方面打算?为兄可为你把把关。” 平常人家十八岁孩子都打酱油了,偏偏他们风家一个个事业心太强,大都属于晚婚晚育之辈。风立秋虽名义上还有个未婚妻,至今未见过面,太后不提也就都当不知道了。 封珩失笑,他这才给大将军做完媒,兄长就来做他的媒了。他只摇了摇头,“珩虽为凤体,可这身子骨太弱,就不打算耽误谁了。” 眼见着承兴帝的眼睛亮了亮,又冷静下去,端坐起身子,“如此也好……” “怎么好?”封珩垂眼转了转手上的玉戒指。 风立秋笑了一下,他直觉是被发现了,但也不慌不忙地对上那双清澈的眼眸——他的确只能丢盔弃甲。 “好在……珩弟不会被谁真正拥有了。”封珩被突然站起的风立秋抓住手腕,他后退一步,差点踩空,风立秋忙拉住他,两人掉了个,撞在了桌案上,卷轴撒了一地。 “珩弟可有伤着!?” 封珩被风立秋抓着手腕揽着腰,此时趴在他身上,好险自己撑了一下才没让大殷皇帝的脸跟自己撞在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