桎梏_第3回门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回门後 (第1/3页)

    我凝视着入境大厅静止中的行李转盘。

    突然「咚!」的一声,输送带开始启动的声音。

    它将我拉回现实。

    是的,我回到台湾了。

    客人按序通过海关审查,盖完入境章,一个个走出来。

    「哈罗!哈罗!这里,我在这里喔!」我手举高,让客人知道我们的行李会从这个行李转盘出来。

    我刚开始带团时,有次一个客人在隔壁行李转盘等到最後都不见他的行李出来,

    为此,那位仁兄还去航空公司柜台捶桌子。

    结果还是航空公司职员将他带过来我们这个行李转盘,,,。

    所以,我後来学乖了,盖完护照章,我会指引客人到「应该」到的行李转盘。

    行李箱一个一个被输送上来,大家开始一窝蜂地往红线内侧挤,好像怕抢不到东西似的。

    每每看到这景观,可以再一次确认,我真的回到台湾来了。

    「争先恐後;先抢先赢」是我们台湾人的DNA,跟日本人刚好呈现极端对照。

    日本属於温带气候冲绳、北海道例外,四季分明,加上江户时代开始,德川幕府又特别严格限制人民的移动,这使得日本社会人口流动X不高,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因此,日本人只要跟邻居和睦相处;只要遵守自然法则,大家都有口饭吃,自然不需要争夺。

    所以去日本玩的客人都会惊讶:日本人好有礼貌!都会礼让!

    相对的,我们,则是先民因为在原乡活不下去;混不下去或者想去新天地闯闯,於是,一条简单舢舨船便勇敢渡过黑水G0u。

    来到台湾後,不拚、不夺就活不下去,所以我们是「Ai拚才会赢!」

    没有文化高低问题,仅仅文化发展轨迹不同罢!

    大家的行李陆续出现在输送带上,我开始跟一组组已经拿到行李的客人道别。

    身为领队,即是自己的行李已经拿到手,还是必须等到最後一组客人确切拿到行李之後,我们才能跟着一起最後走出海关。

    曾经有个同行,只为急那几分钟而自行先走出海关。

    结果,碰巧有组客人的行李迟迟未出现在行李转盘,眼看大家都走光,

    拿不到行李的客人气急败坏地联络航空公司之外,

    还电话狂叩这位领队要他马上进来海关协助。

    只是,一旦踏出去海关,想再进去,程序很麻烦的。

    这位领队当然只能用电话联络在里头的客人。

    客人行李不见,我们领队能够协助的着力点其实有限,但客人就不如此认为了。

    「你应该留下来跟我一起处理行李不见这件事情啊,怎麽可以丢下我们自己先行离去呢?!你是怎麽带团的呀?!」

    这是事後那位同行被客诉的理由,,,。

    而一旦出了海关,走进入境大厅,我的感觉,如同日文的「一期一会」这个词,

    今後,大家也许再也没有机会碰面,随缘,就当作一段美好回忆。

    但,这次,例外!

    我远远看到阿芬她们似乎也拿齐行李,准备要往出口移动。

    我想快步追过去!好好道别?还是另有期待?我自己也说不上来。

    只是当我跨出第一步时,

    「请大家不要乱动,让狗狗闻一下喔,谢谢合作。」航警牵着一条警犬往我这里过来!

    「靠么!不会这麽巧吧、、、」我苦笑。

    那条可Ai的警犬,是「闻」违禁品、生r0U、蔬果的高手!

    当航警轻声细语的说「不要动喔」,我们最好不要动,让警犬闻我们的大大小小行李,算是例行检查。

    但只要我一动,航警即可合理怀疑我是因为携带不该带的东西入境而心虚想跑!我不能乱动!

    只能眼睁睁目送阿芬她们远去、、、。

    我最後走出入境大厅,四处观望,我这团客人早已不见踪影,更看不到阿芬她们姊妹俩,早走了!

    「这跟我预期的道别方式完全不一样内!」在捷运上,我Line给阿芬。

    「嘿阿!」阿芬传来馒头人无奈的图样。

    「行李都有拿到齁?」

    「嗯嗯,华哥,这五天,谢谢你!」

    「没事的,你觉得快乐,我就算功德圆满罗!」

    突然觉得这样的回答很制式!

    尤其,昨晚回饭店路上的悸动犹存,,,。

    这样的回答,会不会太冷淡!

    「这五天我很快乐啊!谢谢!」阿芬的回答也算平常。

    的确,回到台湾了,彼此回到现实了!

    心态上,至少该有所收敛,毕竟,她是有夫之妇,我不能期待什麽的。

    「我们,还可以继续联络吗?」不能问的一句话,我还是禁不住问了。

    已读,没马上回,,,。

    「她有所顾忌吧!也好,随缘!」我暗忖。

    几分钟後,

    「可以!」阿芬回讯息了。

    、、、、、、、、、、、、、、、、、、、、、、、、、、、、、、、、、、、、

    走出电梯,拿出钥匙。「喀嚓!」,随着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响起,我的压力开始涌上来。

    这道门後面,有我的父母,两个小孩。阿爸快90岁了,阿母65岁上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