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沧江望澄碧 其三 (第1/2页)
“我去沏壶茶来,委屈公主在寒舍小憩片刻。” “你我之间,何须客气呢。不必沏了,我只叨扰片刻而已。”突如其来的再会本就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想用沏茶来整理思绪,现下又失了此计,一时也憋不出半句话。 秋雨丝毫未停,绛秋居的窗半开着,窗柩早已被打湿,一股寒气迎面而来;我忙去关,头又不小心被撞了一下,发出一声闷响,只好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 “几年未见,长得比我还高了。”她用手丈量了一下我的个头,语气极为温和。 “还俊了些。”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看到她的手和小臂上分布着深浅不一的伤痕。 “这是怎么搞的?”我没顾得上男女大防,握住她的手腕仔细端详,她楞了一楞,随后又抽回手退了一步。 “都是旧事了,不值得再提。” “是臣逾矩了。” “我的传闻,想来你也听了不少,或真或假,我并不在乎;只是这有一封密函,事关国公府家族命运,希望你能转交给令尊,不知你意下如何。若你无意,我便在你眼前烧毁此函,权无此事。” “即是公主所托,自当领命。况国公府兴衰存亡之事,恐怕也不是它所能决定。”我抽走她手中的密函,她却像是一早知道我会这么做似的,并无讶色浮面。 “如此,本宫倒是欠了你一个人情。来日相见,自有一份谢礼。”她总归是端起了宫里的腔调,我却并不在意。 “在此等候公主的捷报。” “时候不早了,本宫也不方便久留,先告辞了。” “恭送公主。”我双脚还未踏进园中青泥,她便示意我不用再送;我便只好目送着她单薄的身影消失在这场氤氲的雨中,久久不能回神,而后娴熟的关门上锁,于雨声祈盼梦中再见后便沉沉睡去。 次日,我在寺中上香后便赶回了府里,将信函交给了父亲。 之后便又是几场虞家家祠密谈,至于谈了什么,我却一概不知。只有一次,大哥来我院里吃茶时说了一句,“你小子,真是个有福气的。” 我不明就里。 不知是否与我的祈愿有关,公主此番几经风雨,终是被立为皇太女。 从那时开始,家中似乎一直在筹备着什么。 再后来女帝登基,一纸诏书传来对我父亲一干人的赏赐,我似乎明白了。 原以为是真到了穷途末路,攒钱防止被抄家,我还后悔那时说的关于决定家族命运的话。 现在看来,自然不是。 直到有一日,宫中最有权势的沈女官来访。那日前夜,我在熬夜写话本,所以她来时我正在睡大觉。不情不愿地从被子里被拽出来整理好仪容时,沈女官已经走了。 想来也没什么大事,正准备睡回笼觉时,我爹又冲进屋里一把把我拽起来,“自今日起不得懒散,需修身养性,参加选秀。” 昨日出门吃酒时我就听到宫中选秀的消息,只是没想到这事也能轮到我,难道我不应该直接被立后,还选什么秀。 “这就是命。”我小声呢喃着安慰自己。每日卯时起床,酉时才能歇息,真是比做伴读还苦。 忙碌了几旬,一直到选秀的前一日,我承认自己合不上眼。 我抱着被子在塌上不知翻了多少次身,心中猜测着不知她是否也心悦于我,与我心意相通。或许不久后,我就会得知答案。 待到子时,我方才勉强入睡,鸡鸣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整理行装,而后睡眼惺忪地坐着马车进了宫。 历年来,为给予各地远道而来的秀女方便,礼部便安排越偏远地区的秀女先选。秀男仍循此例。我参选那日,皆余京中子弟,又有几个相熟的,免不得应酬一番,如此更加疲惫。所幸我方才觉得要招架不住时,内监便来传我觐见。 “给皇上请安,给太后娘娘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到哀家这来。” “是。” 我抬起头,小心翼翼的向前挪步,却发现女帝并不在此,只有太后独坐高台。 “如今都长得这么水灵了,尤其这双眼睛,泉水似的清澈,和当年哀家初见你时一模一样,难得啊。” “太后谬赞。” “只是还有些稚气未脱。哀家记得你今年应当才十七,还很年轻。”太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扯了扯我的脸颊,台下倒是无人敢言,全当做没看见,太后又拉我坐着叙旧片刻,笑道,“皇儿身边又要多一个可心的了。你先回府休憩几日吧。” 选秀前嬷嬷教的话是几乎一句没用上,我有些遗憾地回了府,坐等册封的消息。 回府后,我连夜赶出了一篇短作,想来日后应当是再没机会写话本了,这文章权当是我的封笔之作了。 这些年我从读话本到写话本,越来越觉得笔下生花;还在私印了些放到书肆去买,也算是小有名气。要是我爹知道我不考科举反而偷偷写些不正经的话本,绝对要动家法。 纵然以后再也无缘于话本,写话本的经历依旧珍贵;唉,纵是再舍不得也没法子,还是想开一点好。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国公之子虞阮澄,毓自名门,人品贵重,德行温良,特封为正五品奉史,后日入宫。” 送走宣旨公公后,我爹长吁一口气。 我以为是我爹舍不得我,我哥却说,“爹不是舍不得你,只是欣慰而已。” “爹,大哥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我父子缘分一场,爹早就给你置办了不少嫁妆,但宫里定了新规矩,不许带太多,你就从厢房随意挑几件喜欢的。往后你若得宠了,自然有数不尽的封赏;失宠了,也总归有饭吃,不至于饿死人。这些年让你考科举,你却自不做伴读后,整日里好吃懒做,等着啃府里的家产,非要你爹我死不瞑目吗;再者如今你进了宫,家里的爵位便只能落到你哥哥头上,也免了兄弟阋墙之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爹,您思虑的很是周到啊。”都一把年纪了,这老头还考虑的这么细致,不过确实言之有理。 “日后你就是天子家眷了,我进宫还得给你行礼,你和本家来往自然也不太方便。如今你既还未迈进宫门,就在家中再温习几日教养嬷嬷教你的那些,若是有良心,就去你两个jiejie家看望一二,日后也难相见了。” “儿子懂了。”我转身没有回屋,而是冲进家祠,对着母亲的牌位交代了近来发生的所有事。 晚上用膳时,我没什么胃口,扒了两口饭就想回屋。 “坐下。其他人还没吃完,你倒是一点规矩都没有,以后到宫里可不能再如此了。”大哥按了按我的肩膀,我又不忿的坐下了。 “我在外边要端着,回家还不放过我。” “男大不中留,让他在宫里好好练练,磨一磨性子。”我爹附和着。 “父亲,夫君,弟弟只是太年轻,经历的少,还需有过来人多提携。宫里的柔太妃是妾身的堂姐,阮澄若有不懂的,也可去太妃宫里坐坐。” “还是嫂嫂心疼我。”嫂嫂也算是看着我长大的,作为长辈对我也是多有关怀。 “父亲大人与夫君也为此事思虑不少,想来打点的更周全,我最多锦上添花而已。” “当真是沉不住气,读不得书的。在宫中,你的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