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零九章:江南的靡靡之音 (第1/2页)
这些文人士大夫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点。 他们的嘴皮子,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天下间最坚y的东西。 有些时候,已经坚y过了刀剑。 如果轻而易举的就把他们杀了,实在太便宜他们。 不如将他们全部集中起来,扔到草原上,让他们向那些草原部落的牧民,传授各种各样的儒家经典。 这些牧民知道什麽?他们知道的也仅仅是羊该怎麽放,牛该怎麽放,又或者马该怎麽放。 至於每个部落的光辉历史,几乎没有几个牧民知道。 那些光辉的岁月,基本上全部属於那些王公贵族。 就像打下了万里疆土的大元一样,记住的也只有h金家族以及相关的贵族成员。 至於下面的那些牧民,想的更多的是明天该去哪里放羊,哪里的水草更加丰茂,怎样做才能完成王公贵族们分下来的指标,怎样做才能活得更长远,又或者娶到媳妇。 至於祖宗的荣誉,和他们又有什麽关系呢? 他们与王公贵族的区别,本质上,与普通老百姓和地主士绅没有什麽太大的不同。 给他们教授汉语,或者教授儒家经典,可能会非常费工夫,但给他们的孩子教授,就会大不一样。 等他们的孩子长大rEn,再用利诱。 会说汉语的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以此为基础,将会逐步把他们的语言扫进垃圾堆。 不管什麽时候,不管在哪里,普通老百姓都没有办法掌握知识。 所以,目前的牧民,几乎就是白纸,可以任由孙杰挥毫泼墨。 再将这些牧民的姓名更改,给他们起汉姓,改汉名,要不了多久,就能将他们彻底同化。 至於顽固派以及不想同化的,只有Si路一条。 这种人在普通牧民当中,数量也不会很多,也只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按照孙杰的这些方法,推行四五十年,五六十年,这些人还会记得自己的过往吗? 顺便给他们编造一些历史,历史永远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到时候该怎麽写,怎麽说,都由孙杰说了算。 孙杰说他们的祖上是汉人,那他们就是。 这次在草原上定下来的这些规矩将会作为一个范本,如果效果好,那麽孙杰将会把这个范本推行到全世界。 以後,孙杰手中的地盘可不仅仅只有这麽一片地方。 朝鲜,倭国,东南亚,以及西方,美洲,大洋洲以及整个世界。 这些地方,孙杰都会采取这样的方法。 说的难听一点,叫做焚书坑儒,禁绝史书。 天底下运行的道理便是如此,弱者不配拥有历史。 孙杰将自己早已经制定出来的那些规章制度,交给了孙传庭。 科尔沁部落的安置之事,在目前来看,尤为重要。 所以,必须要让靠得住且有能力的官员北上,亲自督办此事。 孙杰给了孙传庭很大的权力,可以直接调动延绥镇的守军,一切以安顿科尔沁部落为主。 …… 孙传庭北上之後,孙杰下达了徵兵令。 这次徵兵的主要目标:正规军十万人,预备役二十万人。 之所以一次X扩充这麽多,是因为孙杰要准备南下了。 巴图尔珲那边的事情没有什麽悬念,尽管那边还没有胜利传过来,但孙杰知道,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那边地广人稀,而且大部分还都是异族,处理起来也不太困难。 军队直接进驻,闹就压,反就杀。 直接采取军管,甚至都不需要太过注意。 南方不同,江南拥有富庶的土地也拥有广阔的江山。 这次孙杰要以席卷天下之势,彻底将南方收复。 那边的府县多如牛毛,想要安安稳稳将这些地方全部占下来,每个地方的守军必不可少。 在立国之初,不管哪朝哪代,在地方上,尤其是偏离中央的地方上,都会留守大量的军队。 孙杰这里也一样,留守足够的军队,时刻防备士绅势力,卷土重来、Si灰复燃。 三十万军队,看上去有些少,但相对於如今这个大环境,已经足够了。 徵兵令下达,作为军参院代行参事的卢象升,忙的几乎不着家,恨不得吃住都在军参院的衙门中。 军参院衙门,其实就在如今皇g0ng的大门外。 和文参院面对面,坐落於东西两侧。 距离近,孙杰也时常会向卢象升询问徵兵情况。 卢象升的能力不用多说,作为明末为数不多几个能做实事的人,自然处理的井井有条。 孙杰可不像崇祯那样,设置众多掣肘以及障碍。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让事情更完美,就必须要学会放权。 京兆府乃至整个陕西以及山西,全都被孙杰发下去的徵兵令,刺激的热火朝天。 和在明朝当兵不同,在孙杰这里当兵,象徵着前途无量,象徵着衣食无忧。 别的不说,光是当兵时下发的那些安家田,就足以让很多百姓眼红。 几乎每个徵兵点,都被大量青壮包围。 在孙杰的刻意引导下,“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时代渐行渐远。 一时间,颇有几分汉唐雄风。 手中的地方大了,手里的人也多了,徵兵时候的条件要b之前高上很多。 几乎每个徵兵点外都放着几个重量不轻的石锁,只有那些把石锁能举过肩膀的人才会被录取。 这也只是初筛,後面还有长跑,力量等项目。 所有的项目过关之後,才会被选入新兵。 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便是为期五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训练早已经有了现成的规章制度,除了必要的军事训练之外,几乎每天晚上还要进行一个时辰的汉字教学。 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和识字率也有很大的关系。 识字率越高,士兵素养越高,命令贯彻率也就越高。 以後立功升迁,也不用担心士兵不认字的情况出现。 在新兵期间,表现优秀的士兵,还会被录入大秦军校学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