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节 (第2/2页)
/br> “没有,母亲莫要担心。”温挽拉住母亲的手,“女儿是药昏了守卫偷偷跑出来的,我有一些事想跟父亲证实一下。”后面这句她是对父亲说的。 “那快坐下说。”温父说。 温挽应声,拉着母亲坐下,问:“父亲记得祝小兰的香囊吗?上面绣了青色花瓣的泽兰。” 那个香囊确实算是祝小兰送她的。 当时她已经跟祝小兰解释了温不韫认错人,祝小兰再一看温不韫年纪不大且咬着别人说非礼,于她的名节无利,便主动将乌龙翻篇了。 温挽见她腰间香囊上的兰草特别,多问了一句,祝小兰以为她喜欢,便主动送给了她。 “泽兰?”温父低头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那个姑娘是甘州盛泽县人士?”泽兰极娇贵,对气候水质要求极高,目前大梁境内只有甘州盛泽县外的天境山里有少量生长。 温挽点头,“她说自己是过来投奔亲戚的,父母兄弟都死在了水患里。当时我未详细追问,想来应该是流经盛泽县的沅江了,父亲可听说沅江决堤一事?” 温父回忆了一下,沅江的源头似乎在西北雪山之巅,若真要决堤那也只可能是冰雪融水带来的春汛,也就说决堤最晚是上个月的事。可他收到的奏报里,提到沅江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 “我确实收到过有关沅江的奏报,入冬那阵,甘州递上来的奏报里说沅江有破溃之兆,想请款加固江堤,我批了。”温父说。 “那有没有可能有人瞒报决堤一事?盛泽三面环山,唯一没有山的南面是比县城城墙还要高的沅江江堤。若真有决堤水患一事,那情况跟池塘蓄水差不多,盛泽可能十不存一啊。” 温挽笃定,沅江决堤一事被人刻意隐瞒了。她曾跟着老师走过三川四海,几乎用脚丈量过大梁每一寸土地,所以熟悉某些特殊地形。 “砰!”温父大怒,拍桌而起,原地踱步怒道:“若当真如此,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可能瞒得住!” 话虽如此,但温承章心里清楚,水患之事许是真的,不然祝小兰行地千里投亲,为何一入城便无故惨死。 “他们?杨家?” “对,工部尚书姚巳阡,都水清吏司郎中杨惟,甘州知州杨乾元一系……总之都是杨家人。”温父怒气未消。 “父亲坐下说吧,”见父亲身形摇摇欲坠,温挽将人扶去桌边坐下,说:“女儿有一个很不好的猜想,倘若杨家因为避责而瞒报盛泽水患,必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活着从盛泽出来的人,比如祝小兰。很有可能她一进城就被人盯住了,碰见阿韫应该只是凑巧,他们将人杀害后顺手嫁祸给咱们,一石二鸟。” 温父点头,他也是这般考量的。 “啊?”温不韫听得心惊胆战,他知道人心险恶,但恶的这样明目张胆的,还是头一回听说。 温母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温挽坐着不动,轻声说:“此事均凭一个香囊做猜想,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当不得真。不过无论祝小兰因何种原因殒命,对有些人来说都不要紧。正如容王所说,他们只是不想阿爹活着离开上京罢了。” “那这……难不成还真要求到容王身上?”温母惴惴地说。 “不必,”温父扭头看向窗外昏暗的月色,“同朝为官这么多年,我手里还是有些后招的。况且盛泽究竟情况如何,我总要查个清楚。” “父亲,这点小事不必劳烦您亲自动手,交给女儿来处理就好。”温挽说。 她知道,父亲可能还没适应失去丞相权位的身份,若当真让父亲拿着把柄去威胁杨家,那满朝文武岂不是要人人自危,到时候想要他死的可就不仅仅只杨家一家了。 “你想怎么处理?”温父问。 温挽自信一笑,说了一个字:“瞒。” 温父沉吟片刻,道:“也好。” 他们父女二人在那打哑谜,看得温母和不韫一头雾水。 “母亲,我得回去了,最迟后日我便回来,在家等我。” 说完,她便起身推开窗,轻轻一跃跳到了窗外。 温父隔着窗叮嘱她,“万事小心,万一不成就差人递个话来,有爹在。” “女儿晓得。” 温父目送她几个起落消失在重檐之间,对妻子叹道:“连世把咱们的女儿教的很好,比我年轻的时候强多了。” 温母吃惊于女儿翻窗上墙如履平地,哪有半点世家小姐的温婉样子,“咱们女儿这些年在外边都学了些什么?还有,你们刚才打什么哑迷?” “来,我说给你听……”温父说。 顺天府的大牢就在府衙后院,可能是有人提早做了交代,柴稷把她带进来之后就单独关押在了一处,专门拨了两个狱管盯着她。那两人见她一个弱女子,没设防,轻而易举就被她放倒了。 温挽回去的时候,那俩被敲昏了的狱卒还睡的正香,她大大方方走进去,不慌不忙打开锁,再把自己锁起来,全程没惊醒一个人。 眯了不到两个时辰,瘦得跟猴一样的柴稷踩着晨光进来了。他穿着宽大的官服,像一根木棍裹在大床单里。 “哐哐。” 他用脚踢牢房大门,直到斜卧着睡的正香的温家小姐睁眼才罢休。 “温小姐倒是不嫌地上潮湿,看样子昨晚休息的挺好?”柴稷没话找话。 见温挽睁开眼睛也没有站起来的意思,他脸色一青,用余光瞟了瞟跟来的几个手下,立马又拉出笑脸来说:“都成阶下囚了,还摆世家小姐的谱呢?” 说完,见温挽还是不搭理他,脸上的笑皮也挂不住了,恶狠狠地交代同行衙役说:“进去把她给我拖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